分享缩略图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 > 工作要闻 > > 正文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2024年外语职业体验实习夏令营(成都站)成功举办

2024-08-06

来源:中国外文局翻译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29日至8月2日,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成功举办2024年外语职业体验实习夏令营(成都站),这是继夏令营(北京站)之后翻译院举办的第二场夏令营活动。本次成都夏令营为期5天,包括“翻译名家面对面”、翻译与新闻采访调研、大数据与翻译研究专题讲座、外语学习与考试圆桌沙龙以及外语专业就业主题交流分享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来自西南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上海政法学院、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等15所国内外高校的学生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本次成都夏令营“翻译名家面对面”活动邀请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四川大学教授曹明伦作了题为《翻译与文学文化素养》的专题讲座。曹明伦教授著有《翻译研究论集》《英汉翻译二十讲》和《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等;译有《爱伦·坡小说全集》《爱伦·坡诗集》《弗罗斯特诗全集》《弗罗斯特文集》《莎士比亚诗歌全集》《培根随笔集》《威拉·凯瑟集》和《司各特诗选》等多种英美文学经典。其中《爱伦·坡诗集》《威拉·凯瑟集》等作品都由他首次翻译成中文,填补了中国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出版领域的多项空白。

曹明伦教授作《翻译与文学文化素养》专题讲座

曹明伦教授从文学翻译的角度出发,深刻分析了翻译工作中的文化因素。他以多个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展示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曹明伦教授指出,良好的文学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具备高超的语言技能,更需要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文化敏感度。他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译者应当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在主题交流活动后,曹明伦教授与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李伟勇共同与夏令营学员就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西南科技大学范先明教授作《大数据与翻译研究》专题讲座

西南科技大学翻译硕士教育中心主任范先明教授为夏令营学员带来了题为《大数据与翻译研究》的专题讲座,并在外语学习与考试圆桌沙龙与学员们分享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翻译专业学习的训练方法、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专业带来的影响等相关话题的思考。

夏令营学员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金沙遗址等地进行翻译和国际传播调研与实践

本次成都夏令营重在全面强化“翻译+国际传播”能力的一体化培养。夏令营学员不仅能够近距离了解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还参与了相关国际传播实践活动。在夏令营期间,学员们走进成都大熊猫基地、金沙遗址、杜甫草堂、宽窄巷子、锦里等景点进行实地翻译与新闻采访调研。通过传统文化翻译实践、旅游公示语翻译实践等活动,学员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不仅提升了职业技能和外语水平,还增强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及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夏令营实践小组在进行翻译调研与新闻采访实践

外语职业体验实习营是翻译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重要指示要求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举措。2024年暑假,翻译院实习营首次推出夏令营活动,充分发挥翻译院在助力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实地参访、面对面交流、国际传播岗位亲身实践等形式,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对口国际传播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需求,从而引导更多外语类专业大学生未来投身国际传播事业,帮助外语专业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Baidu
map